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法的精神》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論法的精神》讀后感 1《論法的精神》是18世紀法國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鳩耗費了畢生的智慧心血寫成的一部巨著。這部書內容廣博,以法律和政治為中心,涉及到了經(jīng)濟、社會、宗教、歷史、地理等許多方面,“是亞里士多德以后就對這部花費了二十年心血的著作妄下斷言,受到贊許或貶斥的應該是整部著作,而不是其中的某幾句話。要想探明作者的意圖也只有讀完整部著作才能發(fā)現(xiàn)。
《論法的精神》主要涉及政體學說、三權分立學說、地理學說、經(jīng)濟理論以及宗教等等。其中感受最深的似乎不是關于三權分立的論述,而是關于氣候、土壤、地理等對于人的精神、氣質乃至于生活習慣、道德風俗、經(jīng)濟的影響,進而影響家庭生活、政治體制、宗教等等。在此,謹以讀書中的一些片段以及自己的感想作論述。
孟德斯鳩善于在各種事物的性質之中去把握其對法的理解,他認為,從廣義上講法是由事物的性質產(chǎn)生出來的必然關系,一切事物都有其法。同時他將法分為自然法和人為法兩個部分。取代中世紀阿奎那神學主義法哲學強調的神的理性,孟德斯鳩提出世界上存在一個根本理性。雖然他沒有明確的解釋,但是縱觀這本著作可以看出,這個根本理性就是不同的事物的性質必然產(chǎn)生不同的關系以及相應的法這樣一條基本的規(guī)律。
孟德斯鳩斷言,法就是這個根本理性與各存在物之間的關系,同時也是存在物彼此之間的關系。據(jù)此他認為人類最初生活在自然的狀態(tài)中,沒有國家也沒有國家制定的法律。那時支配人們行為的是自然法。即前三個公理:和平,尋找食物,自然的愛慕。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人們感到軟弱、怯懦和自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存生命,繁衍后代,而不是相互攻擊,人們相互畏懼因而相互親近。他認為自然法是先于一切規(guī)律而存在的法則,它們單純源于我們生命的本質。對于這種生命本質的探究要回到社會建立之前的人類即回到自然狀態(tài)。自然法就是人類在這樣的一種狀態(tài)下所接受的規(guī)律。人類的存在并不依賴于社會狀態(tài),或者更為準確的說,人類可以是一種并不需要依附于社會狀態(tài)的存在。
在強調自然法是根本理性的體現(xiàn)之一的同時,孟德斯鳩認為人類無須締結社會契約,而因本身自然的天性和愿意過社會生活的自然法規(guī)律步入社會,建立國家。(人類的脆弱性,以及彼此之間存在著愛慕和愿望過社會生活等這些自然力量促使他們結成一個社會。)這便又是一個獨特之處。孟德斯鳩是古典法學派中唯一否認社會契約論的思想家。
人類在聯(lián)合成社會建立起國家了以后,他們擺脫了自身的軟弱感,開始感覺到自己的力量。隨著生活的展開,人類獲得了爭奪利益的知識。并且人們人作為智能存在物不斷違背上帝所制定的規(guī)律,作為有感覺的動物,他受到千百種的情欲支配,不能免于無知與錯誤,因此他能夠隨時把他的創(chuàng)造者忘掉,忘掉他自己,忘掉其他方,產(chǎn)生了戰(zhàn)爭,而戰(zhàn)爭又是違背自然法的原則的,因此人類又有必要記憶住自身的一種共同存在感,通過制定人為法去約束自身。因此,《論法的精神》所要揭示的`正是一種關于國家的存在知識。用孟德斯鳩自己的話說,就是向人類展示人類自己的本性,并且喚醒他們感覺自己的本性。目的是使得人們能夠生活在一個和平的社會,一個具有豐富性的社會。這種豐富性必須使得人的社會性存在或者說與國家的存在與人的自然存在結合起來,如此才能使得人發(fā)揮最大的能動性。
在《論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鴻用了整整六章的篇幅論述法律與地理之間的關系。他認為,地理環(huán)境,特別是氣候、土壤和國土面積,對一個民族的性格、風俗、道德和精神面貌以及法律制度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精神的氣質和內心的感情真正因不同的氣候而有極端差別的話,法律就應當和這些感情的差別以及這些氣質的差別有一定的關系。人類因氣候的差異而有所不同,氣候的影響是一切影響中最強有力的影響。孟德斯鳩首先從觀察氣溫對人體的影響著手,說明氣候對人類身體的影響。
寒冷的空氣把我們身體外部纖維的末端緊縮起來這會增加纖維末端的彈力,并有利于血液從這些末端回歸心臟。寒冷的空氣還會減少這些纖維的長度,因而更增加它們的力量。反之,炎熱的空氣使纖維的末端松弛,使它們伸長,因此減少它們的力量和彈力。所以人們在寒冷的氣候下,便有較充沛的精力。心臟的動作和纖維末端的反應都較強,分泌比較均衡,血液更有利于走向心房在交互的影響下,心臟有了更大的力量。心臟力量的加強自然會產(chǎn)生許多效果,例如,有較強的自信,也就是說,又較大的勇氣對自己的優(yōu)越性有較多的認識,也就是說,有較少復仇的愿望對自己的安全感有較強的信任,也就是說,較為直爽、輪少猜疑、策略與詭計。結果,當然產(chǎn)生很不同的性格。
孟德斯鳩還用氣候來解釋人們飲酒的風俗習慣和禁酒的法律。在寒冷的國家,血液里的水分很少因流汗而排泄掉,以致水分在血液里積存極多,喝可以加速血液循環(huán)的烈性酒對那里的人來說是適宜的,因此北方人有豪飲的習慣。而在炎熱的國家里,血液中的水分因流汗而大大減少,因而需要同類的液體補充。所以,人們養(yǎng)成喝水的習慣。在酒對身體的健康有損害的國家,縱飲要比在其他國家受到更嚴厲的處罰。氣候還影響各種不同宗教的戒律,例如,禁止宰牛、吃牛肉的戒律。輪回說是適應印度的氣候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那里,烈日的火焰燃燒著廣裹的田野人們只能喂養(yǎng)極少的牲口,又在農(nóng)作上常常有缺乏耕畜之虞牛的繁殖不多,又常常感染到各種各樣的疾病。所以,宗教以戒律加以保護,這對國家的大政方針來說,是最適切不過的了。既然禁止宰殺作為重要勞動具的耕牛當作食品,那就只好讓人們吃五谷雜糧和喝牛奶。所以,在印度,法律禁止吃牛、宰牛不是沒有道理的。
孟德斯鴻還認為,民族居住地域的大小也與國家的政治制度有極其密切的關系。小國適宜于共和政體中等國家適宜于君主政體大帝國適宜于專制政體。在談到亞洲的奴役和歐洲的自由時,他就曾用國土面積的大小這個自然因素來加以解釋。亞洲有一些大帝國,它們出現(xiàn)在幅員遼闊的大平原上,在這種地理條件下,為了防止形成割據(jù)的局面,就只能實行專制制度,而且只能實行一種極端嚴酷的奴役統(tǒng)治。相反,在歐洲,天然的區(qū)域劃分形成了許多不大不小的國家。在這些國家里法治很有利于保國所以沒有法治,國家便將腐化墮落,而和一切鄰邦都不能相比。這里形成了愛好自由的特性,這種自由的特性除了通過商業(yè)外極不容易向外力屈服。
對先賢的著述,我們只有虔誠,虔誠地面對,虔誠的思考。正如法國學者洛朗。韋爾西尼所說,如果說,為世人之路的賢哲也有高下之分,那么,《論法的精神》是所有法國啟蒙思想家的著作中最具天賦的一部。
《論法的精神》優(yōu)秀讀后感推薦度: